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活在最贵城市:新加坡养车贵 纽约房价高
活在最贵城市:新加坡养车贵 纽约房价高
|
2014年03月18日 07:26:5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
![]() |

居大不易,活在最贵城市,各有各的故事。

Toby最终还是决定离开纽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城市的排名都有所提升,上海(除香港外)的生活成本最高,全球排名21位,超过纽约。《全球生活成本》首席消费品分析师 Jon Copestake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工资膨胀抬高了当地物价,就全球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加明显。”
那么,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生活成本高企带来的压力?他们又将如何应对?
回到新加坡,没那么可怕
蔡长胜是地道的新加坡“土著”。从祖父那辈起,他们一家就已经在新加坡生活了。蔡长胜的祖父母都是福建省安溪人,祖父在新加坡出生,祖母则是幼 年时随父母移居新加坡的。谈及这段“家族史”,蔡长胜笑言:“当初为何会来新加坡我并不清楚,不过那时候的中国移民大多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以才会离乡背 井到南洋来寻找出路的吧。”
蔡长胜大学毕业选择了一份稳当的工作——公务员,这和他憨厚、和善的长相十分匹配。之后,他进入新加坡颇有名望的教会高中——圣安德烈初级学院 (St. Andrew’s Junior College)担任英语教员,一做就是6年。两年前,年满30的蔡长胜辞去工作,带上所有积蓄远赴英国伦敦攻读硕士。学成归来,他正在日本爱知县冈崎市 的爱知学泉短期大学进修日语,并将于6月回到新加坡。
成本最高不敢当
作为曾在伦敦生活、又居住在日本的新加坡人,蔡长胜已经习惯了将三地的一切进行分类比较。得知新加坡被评选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蔡长胜脱口而出的是:“新加坡哪有伦敦和东京贵!”
当然,这并不代表新加坡的生活成本不高。
“房子和汽车确实很贵,尤其是汽车应该是全球最贵的。”蔡长胜告诉记者,在新加坡,想要购买一辆家庭用车并不容易,新加坡的“拥车证”制度非常 严格。政府每个月会用投标的方式售卖一定数量的拥车证,而没有拥车证的车辆是无法在路上行驶的。如今,一张“拥车证”的价格在8万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 40万元),每张“拥车证”只有10年的有效期。期限一到,车主们就必须掏钱再买一张新的“拥车证”,无论车主是否更换了新车。
“这是政府用以控制新加坡车辆总数的一种手段,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小,道路显然无法负荷过于密集的车流。”蔡长胜告诉记者,此外,新加坡汽车的 售价也很昂贵。一辆普通的私车售价大约在20万新加坡元-30万新加坡元之间(折合人民币100万元-120万元),这样的价格使得不少人望而却步,“我 的车快满10年了。”蔡长胜坦言,“在新加坡养一辆车实在太贵了。”
这还不是全部。奔驰在新加坡大街小巷的每一辆汽车都装载着一种叫IU的机器(In-Vehicle Unit/IU 车载阅卡器),所有通过收费闸门的车辆(除巴士外)都会被自动扣款。车载阅卡器、收费闸门和控制中心组成了新加坡独创的ERP电子道路收费系统。这套系统 被认为是维持新加坡交通顺畅的“最大功臣”,目前,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都在效仿。
“最近几年,收费闸门变得越建越多,高峰时段也越拉越长,还分成好几类。”蔡长胜表示,“每个月,我最大的开销就是油费和‘过路费’,大概在700新加坡元。”
移民城市的烦恼
作为亚洲最大的移民城市,新加坡政府欢迎具有一技之长的外国人来到新加坡发展甚至定居,这一举措也使得新加坡的房价直线飙升。尽管新加坡已经进入了“少子化”社会,新加坡的人口却因为外来人口的激增而翻了一番。
“2007年,我去上海旅游,路上的外国人不少,现在可能更多。不过,新加坡的外国人占比高达三四成。”尽管作为“外国人”游历过众多国家,蔡 长胜对这一现象多少还是有些担心,首当其冲就是房价被炒高了,“虽然我现在没有买房或租房的需求,但新加坡人对于这一点确实意见很大。”
好在新加坡本地人大多与父母同住,很少有年轻人因为上大学或是工作在外面租房子。新加坡人主要的住宅是政府组屋,每栋组屋20层左右,由政府在多年前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卖给国民,“目前,政府组屋的价格也已经被炒得很高”。
“尽管如此,我依然想回国教书。”谈及未来,蔡长胜态度坚定,“在新加坡,教师是公务员,工作稳定,薪水也不错。”目前,新加坡国内的教师资源 非常稀缺,待遇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政府给男性毕业生的起薪更高,因为他们需要在高中毕业后服2年兵役,工资在3200新加坡元/月,工作5-6年后的月 薪超过5000新加坡元/月。
接受记者采访时,蔡长胜正在日本爱知县冈崎市的“家”里,距离名古屋大约半小时车程,消费水平在日本并不算高,不过,蔡长胜依然觉得这里“比新加坡要贵上10%-20%”。
【Jon Copestake点评】 过去10年,新加坡元升值幅度高达40%,叠加通货膨胀的因素,使新加坡成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尤其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拥车证”制度进一步推高了这个城市的交通成本。目前,新加坡的交通成本是纽约的3倍。
逃离纽约,房价高得离谱
当地时间早上6点,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Toby摁掉恼人的闹钟,冲了一杯咖啡,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Toby在Marklar投资公司上班,主要负责收购和重组小型科技公司、数据分析的工作,虽然刚进公司不久,他已经是公司的投资经理和高级分析师。
“纽约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尤其是房价。”在纽约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Toby还是决定回到威奇托,“纽约就是个玩乐的地方,不适合生活。要知道,威奇托的消费比纽约要便宜30%左右。”
衣食花费并不贵
“即使在纽约,普通的吃喝玩乐真不贵。”Toby给《国际金融报》记者提供了一份日常账单:买一份美国式早餐,菠菜卷、百吉饼或者早餐三明治,加一份咖啡,大约需要6-7美元;赛百味的午餐或披萨配薯条,大约是8美元;晚餐的花费一般在30-40美元。
其实,美国的食品价格不算贵,去普通饭店吃一顿饭,一个人最多20美元,如果是吃快餐,大概只要4-5美元。如果自己在家做饭,一周采购的花销 大约60-100美元。买衣服也很便宜,在美国有很多打折机会,一些本土品牌折后十几二十美元就可以买到。衣食的花费并不会对美国人造成大的生活压力。
Toby的下班时间是5点半,但通常都要加班到7点;之后,他不得不赶紧开车回家,因为,他在哈佛进修的量子物理课程8点开始;下课后,他会去朋友开的酒吧点2杯古典鸡尾酒,也就20美元,又或者约上朋友看场15美元的电影,周末的时候去看一场50美元的展览。
美国上班族的娱乐生活其实相当单调,最核心的玩法就是开派对,一帮人周末聚在一起,喝个烂醉,然后回家睡觉。Toby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和几个朋友组了支乐队,租了一个地下室排练,偶尔去朋友的酒吧演出助兴。
“很快,我们将推出自己的专辑。”Toby告诉记者,“这也是我没有留在纽约的原因,纽约的地盘太精贵,我的这个兴趣爱好需要足够的空间,排练 场地、演出场地,这些在纽约都是‘奢侈品’。”幸运的是,Toby的老板前不久收购了一家酒吧,丢给Toby打理,这么一来,他和他的小伙伴有了固定的演 出场地。
房价吓跑年轻人
Toby在威奇托的公寓租金只要700美元,同样的公寓在纽约至少1000美元。上个月,他刚去纽约见了一个客户,随便订了一家酒店花了200 美元。Toby告诉记者:“纽约的酒吧消费非常高,同样的经典鸡尾酒,可能比威奇托贵出3-4倍。当然,红酒的价格就更高了。那一天,我跟客户的晚餐花了 200美元。”
事实上,就在记者采访Toby前一天,华尔街投资家文森特·维奥拉标价1.14亿美元出售位于曼哈顿69街东12号的豪宅,这一价格创下了纽约 市住房的价格记录。维奥拉和身为设计师的妻子2005年花2000万美元买下这栋豪宅后,在妻子的公司的帮助下,对它进行了重新改造。
在纽约一些地产经纪人看来:“地点好,设施豪华,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对于像Toby这样的年轻人,纽约日益高企的房价让他们却步。根据美国当地的一份调查报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成本高昂选择从纽约“逃离”,向其他城市“迁徙”。
“纽约的房价实在太贵了。”Toby坦言,“和其他城市相比,无论是就业机会、商业环境、娱乐休闲,纽约都无可挑剔。但是,超高的房价让不少美国人望而止步。坦率地说,中国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的高涨热情,使纽约的房价1年内涨了至少35%。”
记者简单计算了一下:纽约的四口之家,住房支出约占家庭总支出的20%,食品支出大约是15%,交通支出也是美国家庭的一项主要支出,纽约公共捷运比较发达,因而交通支出只占四口之家总支出的7.4%。
Toby开着他的本田飞度往返于公寓和办公室,一个月的油费只要200美元,“美国的汽车售价很便宜,我的这辆车只花了2万美元。相反,我们的修车成本非常高,前不久,我的引擎盖被冰雹砸了几个小凹槽,修理厂给出的报价高达3000美元”。
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美国人而言,纳税也是生活成本的一部分。在纳税方面,联邦个人所得税是统一的标准,而生活在不同地区民众的税务负担就要看州税和城市税收的情况。纽约四口之家每年纳税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
【Jon Copestake点评】 和其他城市一样,纽约的生活成本正在逐年上升,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从具体的类目看,服装成本出现走高的趋势,此外,受消费税因素的影响,香烟、酒精饮 料的价格持续走高。当然,美元也面临升值压力,虽然不像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么大,但是,与一些国家的汇率波动也影响了美国的商品价格走势。
留在上海:高成本VS高获得
跟Ada的会面安排在她公司楼下的星巴克。5分钟前,她刚刚结束了与美国老板的电话会议。作为国际知名保险品牌及企业传播主管,Ada总有开不完的会和忙不完的事。但她乐在其中,十分享受这份忙碌。
在Ada看来:“上海生活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会成为我留在上海的障碍。很多时候,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爱上一个可爱的城市,远比高昂的生活成本重要许多。”显然,Ada同时拥有这两样东西。
房价之殇
Ada居住的小区是公认的“高大上”社区——浦东金桥碧云新天地,不远便是著名的联洋社区。根据最新的中介报价,像Ada这样中等户型的房子,市场售价超过400万元,每月租金价格不低于7000元。
“幸运的是,这套房子我买得比较早,当时正巧是上海房价的低谷,以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入手。”Ada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的贷款大概在5000元上下。现在,上海房子的价格已经‘上天’了。”
上海的房价高是事实。据搜房网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6日,上海房产总体均价已达到27725元/平,足超无锡房价256%。来自上海市 二手房租赁指数办公室统计,2012年上海全年住房租金上涨3.7%,2013年前三季度同比上涨6.6%,这反过来也会推动房价上涨。
除了养房子,养车也是Ada很大一笔支出。从碧云新天地开车到陆家嘴——Ada的办公室,大概需要20分钟。每天,她都会开着银色雪佛兰科帕奇上路,除了日常3000元的养护费用和600元左右的油费,停车费出乎意料的昂贵,在公司大楼停车,每月需支付1500元。
其实,在上海养车最贵的是车牌,这个被认为是全球最贵的“铁皮”,最新一期(2014年2月)的最低中标价73200元,平均中标价73357 元。需要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上海市机动车额度管理办公室公布2014年沪牌新政后的价格。根据规定:今年全年试行一次性公布机动车额度年度投放总量和警示 价措施,总量为10万张左右,每月警示价锁定在72600元。
“除去房子和车子,其他的花费并不多。”Ada习惯了自己准备早餐,几片面包,一份燕麦,一个鸡蛋,再来一杯速溶咖啡,“简单、营养,也不贵, 平均10元/天”,午餐就更简单,在公司附近买一份快餐或三明治,最多不过40-50元;偶尔,下班后,Ada约上三五好友去一些别致的餐厅聚会,人均消 费也不超过200元。
Ada告诉记者,更多的时候,她会回家享用晚餐,“坦率地说,我不太喜欢夜生活,也不爱去酒吧。即便去,也就点一杯东西,聊一会天,花不了多少钱”。
发现之旅
不爱夜生活,并不代表Ada不热爱生活。对她而言,旅游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采访前两周,她和家人刚从泰国回来,去年年底的时候,她还去了一趟意大利。“这部分的花费占了不少家庭支出,但这必不可少。”Ada说。
国内最大的手机记账理财APP“挖财”提供了一份2013年12月北京、上海用户的支出对比:京沪两地居民都爱好旅游,但上海人的旅游支出全国 最高。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上海用户的“旅游支出”总金额在自列支出类别占比最高,达43.23%,平均单笔金额2188元,同期北京用户旅游单 笔支出为883元,上海人旅游支出比北京人高3倍。
在发现各处风景的同时,Ada也在将上海的风景介绍给她的外国朋友。她告诉记者:“上海的生活成本是高是低,我并不敏感。因为,我知道,我不会 离开这里,我喜欢这个城市。我常常跟一些国外的朋友分享,让他们找一个周末去发现上海,在一些支马路上,感受一下纯正上海人的市井文化。”
“坦率地说,我没有想过离开上海,虽然它有点‘贵’。”但是,在Ada眼中,“上海是一个有趣、值得长待的城市,它开放、透明、国际化,它愿意接受新事物,也能够包容新文化。当你爱上一个城市的时候,它的生活成本是否超越纽约已经不重要了。”
【Jon Copestake点评】 上海超越纽约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和中国物价越来越高。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上海的房价和租金价格远高于它的实际价格。相比之下,纽约只是在食品、饮料、酒水等商品价格上有所上涨。
亚洲各国以新加坡模式争相发展下一个“澳门赌城” 转
澳门从赌徒指南上的一个注脚摇身变成全球的博彩之都,其赌场收入是拉斯维加斯的七倍,鼓舞着亚洲各国在这方面一试运气。从韩国到斯里兰卡,随处可见赌场和建设新赌场的宏大计划。虽然每个政府都希望复制澳门的吸金模式,但大多数国家效仿的是新加坡模式。
在一场异常激烈的公开争论之后,新加坡于2006年发放了两个赌场牌照,其目标是提高到访游客数量以及增加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称的可于纽约、巴黎和伦敦见到的“X元素”。
新加坡对赌场开发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这非常符合这个国家什么都管得很严的保姆形象,这种形象引起外界对它七嘴八舌的议论。它甚至不愿意使用赌场这个 词,创造了综合度假胜地(IR)这个术语,该术语在整个博彩和治理界受到热捧。新加坡为每块牌照的发放设立了赌注很高的竞争机制,在政府选定的一个地点批 准一处综合度假胜地的建设,严格限制赌场的规模,要求综合度假胜地还要包括很大比例的非赌场设施。
新加坡还鼓励赌场专门招徕豪赌人士,将赌博税率分为两级,豪赌人士适用12%的税率,一般赌客适用22%的税率(而澳门对所有赌客均征收39%的赌博
税)。为了限制本地人赌博,并由此降低赌博造成的社会影响,政府对新加坡公民和居民征收赌场进场税,每次光顾一个赌场需缴纳100新加坡元(79美元),
或光顾一个赌场每年需缴纳2,000新加坡元。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更喜欢其他国家的公民在他们的赌场里输钱,而且很多国家完全禁止本国公民进行赌博,其中包
括越南、柬埔寨和韩国(韩国只有一处地方可以赌博,距离首尔三个半小时车程,位于偏远的废弃矿区)。
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Las Vegas Sands)赢得了第一块牌照,地点位于滨海湾,马来西亚的云顶集团(Genting Group) 赢得了圣淘沙的第二块牌照,此处是狮城指定的休闲区,两家集团的综合度假胜地均在2010年开业。云顶集团兴建的圣淘沙名胜世界里有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巨 大的水族馆、海洋博物馆和水上乐园。在金融区边缘,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建造了滨海湾金沙酒店,三座55层的高楼由一个屋顶花园连接,这个花园比埃菲尔铁塔 的高度还要长,甫一落成即成为新加坡建筑设计行业的名片。滨海湾金沙酒店里还有一个莲花形的博物馆、两个影院、一个100多万平方英尺的会议中心以及一个 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沐浴在自然光下,东南亚传统独木舟风格的船只在其中往来穿行。每个综合度假胜地均包括超过1,500间酒店客房,并在其公共区域展出了 大量的美术作品。
滨海湾金沙酒店和圣淘沙名胜世界是风格迥异的两个综合度假胜地,但每个均耗资50亿美元以上,这使它们成为当时建造的最为昂贵的独立赌场度假地。虽然造价 昂贵,但它们迅速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两个赌场。在限制赌博造成的社会影响的同时,它们也让世界对新加坡有了新的认识。换言之,新加坡仍然是新加坡,但形象 更酷了。
在亚洲,新加坡模式是其他赌场的司法管辖当局想要效仿的。已经建有或想要建造赌场的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寻找开发商,对不光提供赌场和酒店客房的综合度假胜 地大举投资。这些国家希望形成不同的工作、税收和旅游业组合,但他们都希望综合度假胜地能包揽这一切。为了得到他们自己的标志性物业,各国政府意识到他们 必须容许所有权完全由外国人掌控并对博彩业执行较低税率,尤其是针对豪赌人士。作为交换,他们可设定最低投资额度、限制赌场规模并激励兴建非赌博设施(如 果不是要求如此的话)。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享受到新加坡那样的成果。在云顶和LVS破土动工之前,新加坡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旅游业目的地和全球航空旅行枢纽,并且是国际金融和 商务中心。新加坡还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报道称七分之一的新加坡人都有百万美元身家。但即使拥有这些优势,新加坡模式仍未能完全如当地政府和赌场经 营者规划的那样发展。
2011年是他们运营的第一个完整年份,新加坡两个综合度假胜地的赌博收入约为55亿美元,取得了世界第三的好成绩,仅次于澳门和拉斯维加斯,但营收数字 自那时以来就停滞不前。去年赌博业收入估计为60亿美元,这是一个估算数值,因为新加坡政府并不公布其赌场收入统计数据,虽然它在透明度和经济自由度方面 享有良好的声誉(澳门并不是这个地球上最先进的司法管辖区,但它每月都会进行披露,而且每季度还会发布详细得惊人的博彩业营收数据)。
博彩业收入增长缓慢,这是因为新加坡模式对将豪赌人士带入赌场的博彩促销人制定了严格限制。澳门博彩业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博彩促销人,这些人在中国大陆内 外拥有深厚的人脉网络,但新加坡折磨人的执照颁发流程只批准了两家来自马来西亚的小型博彩促销公司,而且他们要同意遵守新加坡针对将豪赌人士带到这个城市 国家所制定的严格规定。新加坡的谨慎有其根源,人们普遍怀疑这些促销人与犯罪分子有瓜葛,即使一些澳门博彩促销人在香港甚至美国拥有上市公司。
赌场有他们自己所谓的直接VIP,但赌场不得不自己向那些贵宾提供信贷,而不能将风险转嫁给博彩促销人。缺少博彩促销人严重限制了新加坡接触亚洲赌博市场上最有利可图的那部分玩家。
上个月,LV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Adelson) 来到新加坡,亲自出面对新加坡政府进行游说,希望能获批更多土地,以便给滨海湾金沙酒店增加1,500间客房。在没有博彩促销人的情况下,这家酒店提供了 最佳增长机遇。去年它的2,563间客房入住率高达98.6%,平均客房价格达到396美元。缺少博彩促销人还意味着新加坡赌场对本地赌客的依融程度超过 了官方原先的希望。
除了限制收入较低的本地赌客这一点之外,新加坡看起来乐于让其监管制度保持原样,但是其他国家的政府已注意到新加坡模式的缺陷。这些国家希望在博彩促销人 问题上能找到某种中间地带,就像新加坡对本地赌客圈出的地带那样。随着这些赌城的发展,可能亚洲的这位老师能从它的学生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在一场异常激烈的公开争论之后,新加坡于2006年发放了两个赌场牌照,其目标是提高到访游客数量以及增加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称的可于纽约、巴黎和伦敦见到的“X元素”。
新加坡对赌场开发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这非常符合这个国家什么都管得很严的保姆形象,这种形象引起外界对它七嘴八舌的议论。它甚至不愿意使用赌场这个 词,创造了综合度假胜地(IR)这个术语,该术语在整个博彩和治理界受到热捧。新加坡为每块牌照的发放设立了赌注很高的竞争机制,在政府选定的一个地点批 准一处综合度假胜地的建设,严格限制赌场的规模,要求综合度假胜地还要包括很大比例的非赌场设施。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
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Las Vegas Sands)赢得了第一块牌照,地点位于滨海湾,马来西亚的云顶集团(Genting Group) 赢得了圣淘沙的第二块牌照,此处是狮城指定的休闲区,两家集团的综合度假胜地均在2010年开业。云顶集团兴建的圣淘沙名胜世界里有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巨 大的水族馆、海洋博物馆和水上乐园。在金融区边缘,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建造了滨海湾金沙酒店,三座55层的高楼由一个屋顶花园连接,这个花园比埃菲尔铁塔 的高度还要长,甫一落成即成为新加坡建筑设计行业的名片。滨海湾金沙酒店里还有一个莲花形的博物馆、两个影院、一个100多万平方英尺的会议中心以及一个 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沐浴在自然光下,东南亚传统独木舟风格的船只在其中往来穿行。每个综合度假胜地均包括超过1,500间酒店客房,并在其公共区域展出了 大量的美术作品。
滨海湾金沙酒店和圣淘沙名胜世界是风格迥异的两个综合度假胜地,但每个均耗资50亿美元以上,这使它们成为当时建造的最为昂贵的独立赌场度假地。虽然造价 昂贵,但它们迅速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两个赌场。在限制赌博造成的社会影响的同时,它们也让世界对新加坡有了新的认识。换言之,新加坡仍然是新加坡,但形象 更酷了。
在亚洲,新加坡模式是其他赌场的司法管辖当局想要效仿的。已经建有或想要建造赌场的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寻找开发商,对不光提供赌场和酒店客房的综合度假胜 地大举投资。这些国家希望形成不同的工作、税收和旅游业组合,但他们都希望综合度假胜地能包揽这一切。为了得到他们自己的标志性物业,各国政府意识到他们 必须容许所有权完全由外国人掌控并对博彩业执行较低税率,尤其是针对豪赌人士。作为交换,他们可设定最低投资额度、限制赌场规模并激励兴建非赌博设施(如 果不是要求如此的话)。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享受到新加坡那样的成果。在云顶和LVS破土动工之前,新加坡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旅游业目的地和全球航空旅行枢纽,并且是国际金融和 商务中心。新加坡还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报道称七分之一的新加坡人都有百万美元身家。但即使拥有这些优势,新加坡模式仍未能完全如当地政府和赌场经 营者规划的那样发展。
2011年是他们运营的第一个完整年份,新加坡两个综合度假胜地的赌博收入约为55亿美元,取得了世界第三的好成绩,仅次于澳门和拉斯维加斯,但营收数字 自那时以来就停滞不前。去年赌博业收入估计为60亿美元,这是一个估算数值,因为新加坡政府并不公布其赌场收入统计数据,虽然它在透明度和经济自由度方面 享有良好的声誉(澳门并不是这个地球上最先进的司法管辖区,但它每月都会进行披露,而且每季度还会发布详细得惊人的博彩业营收数据)。
博彩业收入增长缓慢,这是因为新加坡模式对将豪赌人士带入赌场的博彩促销人制定了严格限制。澳门博彩业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博彩促销人,这些人在中国大陆内 外拥有深厚的人脉网络,但新加坡折磨人的执照颁发流程只批准了两家来自马来西亚的小型博彩促销公司,而且他们要同意遵守新加坡针对将豪赌人士带到这个城市 国家所制定的严格规定。新加坡的谨慎有其根源,人们普遍怀疑这些促销人与犯罪分子有瓜葛,即使一些澳门博彩促销人在香港甚至美国拥有上市公司。
赌场有他们自己所谓的直接VIP,但赌场不得不自己向那些贵宾提供信贷,而不能将风险转嫁给博彩促销人。缺少博彩促销人严重限制了新加坡接触亚洲赌博市场上最有利可图的那部分玩家。
上个月,LV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Adelson) 来到新加坡,亲自出面对新加坡政府进行游说,希望能获批更多土地,以便给滨海湾金沙酒店增加1,500间客房。在没有博彩促销人的情况下,这家酒店提供了 最佳增长机遇。去年它的2,563间客房入住率高达98.6%,平均客房价格达到396美元。缺少博彩促销人还意味着新加坡赌场对本地赌客的依融程度超过 了官方原先的希望。
除了限制收入较低的本地赌客这一点之外,新加坡看起来乐于让其监管制度保持原样,但是其他国家的政府已注意到新加坡模式的缺陷。这些国家希望在博彩促销人 问题上能找到某种中间地带,就像新加坡对本地赌客圈出的地带那样。随着这些赌城的发展,可能亚洲的这位老师能从它的学生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