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

waterlogue:把照片变成水彩画 一秒钟成文青

waterlogue:把照片变成水彩画 一秒钟成文青


来源:凤凰科技 
将照片处理成水彩画的风格在图片软件横行的当前已经并不稀奇,但是能够把普通照片变成大师级的画作,则是Waterlogue的独特之处。
Waterlogue是一款充满文艺气息的图片处理APP,与很多美颜处理工具不同,它主打水彩风。Waterlogue可以分析照片的构造,采用水彩画的手法来勾勒物体边缘并进行修饰。最终出现在用户面前的与其说是一副被处理过的照片,不如说就是一副实实在在的水墨画(见下图处理效果)。
由于该软件的界面十分简单,因此即使尚未推出中文版本也十分便于小白用户上手操作。首先用户需要导入图片,或者直接拍照让图片显示在该应用中。设计者充分体谅了小白用户的极简需求,将所有的滤镜风格和调节按钮全部放置在了页面的下方,这包括12中不同疯狗的水彩滤镜、4中画面细节、5 种画面明暗色调的调节选项以及2 种关于画面边框的调节选项。用户只需要横向滑动手机屏幕便能选择和浏览所有的处理效果。
图片的处理过程也较为奇特,Waterlogue可以像人工手绘一样,将整个作画的过程呈现在用户面前:一张白纸,晕染出了两三点色彩,轮廓逐渐加重,色彩逐渐鲜明,慢慢地一幅画便形成了。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等待,而该软件也会在每一个阶段作出相应的提示,比如现在正在进行“图片测量”、“提取颜色”、“打底”、“绘画”等。
最后,用户可以通过分享按钮将照片分享到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工具上,或者也可以用电子邮箱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据了解,该软件是由John Balestrieri和Robert Clair两位年轻人研发出来的,其中Balestrieri学艺术专业出身,一直想做一款能将照片转变成画图的软件,“那些软件都十分糟糕,模糊不清,简直就是垃圾,没有一个软件可以真正成功的将照片变成了图画,所以我决心要自己研发一个。”
而将照片变成图画的关键在于,Balestrieri改变了传统处理软件将照片转变成单图层的做法,而是一层层的作画,模拟了颜料的涂抹过程,从而达到了逼真的效果

2014年6月12日星期四

我用Mac的这一年(转)

我用Mac的这一年(转)

前言

距离去年4月份正式开始使用Mac,到现在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从小白的角度确实对电脑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遂打算写一篇总结,只是谈 谈个人的感受。当然,使用是建立在良好的软件体验基础上,所以肯定会涉及到一些软件的介绍,关于这一点,不得不再提的是,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不 会对软件加以「必备」、「神器」等这类有混淆意味的词,体验只是相对于个人的,需求上每个人也不可能是完全吻合的。
购买Mac的欲望来源
  • 值旧笔记本退休之际
  • 听了好几期关于Mac的播客
  • 为凑齐Apple三件套
  • 对OS X充满好奇
  • Retina屏幕
于是,厚起脸皮让爹娘给买了一台15寸标配的rMBP,定制内存到16G。
用了OS X之后
  • 失去了QQ等级从小学直到大学的好友不败地位
  • 选择杀毒软件上连360安全卫士都不带杀毒功能,索性裸奔
  • 电脑右下角再也没弹出我爱看的腾讯热点新闻了
  • 小时候爱玩的网络游戏冒险岛梦幻西游之类的统统不支持
  • 找遍了都没有兼容好的IE内核浏览器
  • ……
失去的都是Windows上独有的,笑着从眼角滑下一行泪。
OS X有什么
  • 精良的系统界面
  • 与硬件的极佳兼容,如触控板
  • 实用的自带应用,如Spotlight、词典、预览、Automator等
  • 非常容易上手的操作
  • 与iOS的高度协调性
  • 优秀应用独有的电脑平台支持(比如Omni旗下的应用)
  • ……
用Mac的一年,有失去自然更多的是得到,语言上的,适应了大部分软件的英文界面,也因此体验到了优秀的出自国外作者的大量应用,这些应用的功能也许在Windows上也有软件能实现,但用Windows时电脑于我更多的是用来娱乐,至于「生产力」是完全陌生的名词。
在介绍个人使用的应用之前,如若你是Mac新手用户,推荐先看下这个「深入浅出Mac OS X」视频系列,虽然这个作者貌似不更新了,但这几个看了足够应付基础操作了,我就是照此起步的。

我眼中的干货应用

软件上不做推荐,只介绍我经常在用的应用来作参考,故打算大致一笔带过,但虽然一再强调先考虑是否有需求再购买的问题,可一些效率类的应用确实是能 简化掉整套动作流程的,也许并非不是不存在需求,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来用,所以效率类的我尽可能详细地说明用法,在介绍中,引入个人使用过程中最简单的场 景,还是那句仅供参考,毕竟从经验上,我充其量也就只是个OS X刚入门者而已。(另外,很多软件之间,功能上是冲突的,也就是一种功能,能被两者或三者或更多软件同时实现,但我只选择了那个自认为用起来最舒服的软件 来实现该功能,所以下面的类似问题就不再赘述。)

(一)效率类:

1、 Alfred
如果说什么工具我在Mac上使用的频次最多的话,应该是非“黑帽子”莫属了吧。免费的版本支持快速启动应用、充当浏览器地址栏与搜索框、自定义搜索规则等。
场景应用:
我想去淘宝充20块话费。
传统的流程:打开网页浏览器->输入淘宝网址->在淘宝的搜索框输:浙江联通20->回车
借助Alfred简化后:快捷键呼出Alfred->输入“tao 浙江联通20”->回车
附上淘宝的自定义搜索规则:
http://s.taobao.com/search?q={query}
类似的可以自建常用的搜索站点,只需要找到那个站点的关键字在网址所包含的位置,用{query}代替即可。
以上介绍了Alfred免费版的一种用法,但这黑帽子能实现的功能其实远不止如此。
购买PowerPack后:
除了解锁Alfred自带的应用在系统上的功能外,还能借助Workflow的扩展,直接在Alfred返回所调用的信息。

场景应用:
从别人那听说,Mac上的某某软件很好用,那么为了了解这个软件,我就会打开MAS(Mac App Store)看看这应用是否有上架,目前的价格是多少,评价如何等等。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有,1、苹果服务器问题,打开MAS后经常要加载好久的页面;2、 步骤过繁;3、如若查看后不打算购买安装,浪费的时间比较多。
通过Workflow就能解决以上问题,我只需option+空格呼出Alfred,关键字调用MAS搜索应用插件,输入应用名称即可:

返回信息后,回车自动打开MAS,并直达该应用页面。
此外其他的Workflows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行通过谷歌搜索、Alfredworkflow官方论坛下载安装,如若有一定的语言能力的也可创建自己的Workflow。
2、LaunchBar
LaunchBar与Alfred同属于App Launcher,功能上有很多的重复,如若已购买了Alfred的Powerpack,就不建议再购买此应用,从个人的感觉看,它的上手难度比 Alfred要高不少,另外很遗憾的是它目前不支持中文应用的快速启用。但UI设计上,确实很原生,它自带的功能比Alfred要强大,与OS X的系统集成也非常出色。因为我更多的是拿它来快速打开Finder的某一文件夹下的某一文件,以及用它快速调用系统的动作,比如发微博等,所以用得不 多,自然也没法说太多。
如果已经购买了该应用的,可以好好研究下官方的帮助文档。
3、PopClip
小工具低价格大用途,它就是PopClip。在用iOS的都知道,在文字编辑界面,长按或者选中文字,会弹出“复制”、“粘贴”这类的选项,PopClip就是在OS X上实现这个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支持插件扩展,以提供更多的功能选择。
场景应用:
  1. 浏览网页看到说PopClip很好用,用鼠标或触控板选中“PopClip”字样,自动弹出选项条,就能快速调用微博、推特、谷歌、百度等搜索来看社交圈的个人使用感受,搜索引擎的评测博文等。
  2. 在电脑浏览文字时,看到某段文字很有效,想把它存到备忘录或者Evernote里,只需要选中这段文字,在弹出的选项条中选择相应要储存的笔记应用即可快速实现信息的存储。
  3. 同一网址的多浏览器切换。

附上个人捣鼓的针对微博、推特、AppShopper的搜索类插件的打包下载
有的程序下PopClip的自动弹出会失效,但是可以通过AppleScript搭配Keyboard Maestro或者Alfred设置一个热键解决,代码如下:
tell application "PopClip" to appear
4、Keyboard Maestro
自动化流程的简化工具。对我来说,这个工具的学习曲线挺高的,刚拿到手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用,以致于现在也只用了它冰山一角的功能,但这些动作提供的便利是极为明显的。
场景应用:
  1. 学校的上网方式采用的是PPPoE验证学生学号信息,L2TP协议验证宽带的双重拨号方式,对我来说,每次使用电脑时的拨号是极为难受的,特别是 习惯了WIFI的自动连接后,用Keyboard Maestro无需设置快捷键,只需要一个动作的触发(比如快捷键),即可实现下面一连串动作的自动进行。通过路由器完成PPPoE的验证学号后,打开笔 记本,自动连上该无线的同时,触发Keyboard Maestro动作,这里通过几行AppleScript代码调用系统进行VPN拨号。由这么个动作,节省下了花在重复拨号的时间,另外也享受到了便捷的 体验带来的心情愉悦。
  2. 我个人常用的有两个Apple ID,分别是中国区和美国区的,iOS越狱后,通过安装插件,能在App Store快速切换账号,可在Mac上没有这样现成的插件,但通过Keyboard Maestro也可以方便又安全的账号快速切换,具体设置教程可参照这篇博文

总之,这应用无需了解AppleScript或者Automator,就能实现大部分的自动化流程,大大缩短重复工作的时间。但大部分动作都得通过 快捷键触发,自己创建的动作一多,想记住全部的快捷键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快捷键太多会造成其他应用间的冲突,这里个人的解决方式有两个。
  • 动作储存在一个文件夹,调用的快捷键作用在整个文件夹上,可以参照上面提到的Apple ID切换的博文里的操作。实现后的就是这样:

  • 用Alfred插件调用Keyboard Maestro动作,这种方式省力又好用,推荐。插件下载
5、jitouch
Mac的触控板在OS X下本身就很出色,多点触控,操作顺滑,但自带的功能实现起来仍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jitouch能做到很不错的扩展。这应用比较好用的一点就是字母手势,即通过鼠标或者触控板划出字母,即可触发该字母的动作。

场景应用:
  1. 用触控板双指浏览网页时,想关闭该标签页或者切换到其他标签页上,移动鼠标箭头关闭或者使用键盘快捷键CMD+W是都 是可行的方法,但注意的是此时我的手指是放在触控板上,使用jitouch设置好动作后,就简单多了。我可以直接拉大两指的距离,在触控板上一划,快速关 闭该标签页,继而继续用两指做浏览;切换标签页只需要,一根手指放在触控板上,另一根做点击动作就能可以了。(浏览网页时,我更喜欢用触控板的原因就在这 里)
  2. 字母手势同样支持使用鼠标时的动作触发,这也同样提升了鼠标的使用体验,比如,按住右键划个“A”,打开AppShopper,不想看了,按住鼠标右键往下一拉关闭标签页或者先往上再往左关闭整个程序。
6、BetterTouchTool
BetterTouchTool也是手势应用,不但免费且功能上比jitouch支持的动作更多,但因为jitouch先入为主的关系,我目前只用到BetterTouchTool的窗口定位功能。
因为BetterTouchTool和jitouch的功能类似,称不上谁好谁劣,因为手势是自定义的,自己创建也得自己习惯,只有习惯后整套操作下来才会流畅,所以无需在软件选择上做犹豫,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地创建好自己的手势,继而熟练这些动作。
7、aText
应该有不少人都在用TextExpander,功能就是快速输入预先设置好的自定义片段,aText的功能与之完全类似,但它的价格只需要5刀,比TextExpander便宜了不少。
场景应用:
我现在在码这篇《我用Mac的这一年》,因为用的是Markdown语法,所以想更快捷地实现诸如超链接、图片插入等操作,通过aText轻松实现。附上我的aText关于Markdown的设置下载

8、CopyLess
剪贴板是常用的系统内置的工具,但传统的剪贴操作不能做到多次复制后,再多次粘贴,也无法保存剪贴记录与复制的内容来源何处,使用CopyLess能实现剪贴板的出色扩展,解决这些问题。
场景应用:
我需要在这篇文章中做超链接、图片插入,因此需要复制很多的链接,若复制一下粘贴一下,程序切换间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我需要做的就是都先复制下来,再调用CopyLess做粘贴,整个流程大大简化。


(二)文字类:

1、MindNode Pro
思维导图,想写点什么的时候,以前是打开文本编辑就开始写,现在是用它梳理好整个框架,把重点要说的列出来,这个过程一般会比较长,但经过这样整理之后,用键盘敲东西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

2、Mou
开始用Markdown码字也是用Mac之后,Mou真是个免费又好用的应用。

3、Day One
没用Mac前,已经用Day One for iOS写了近乎一年的日记,但Day One不只是日记应用。Day One支持Markdown语法,优秀的文字渲染(之前用iA Writer写Markdown然后同步到iOS可以接着写,但这东西对中文的支持确实一般,Markdown转化后的富文本显示也很简陋,所以摒 弃。),iOS和OS X双平台同步,最新版的Day One已经支持Publish,用它写一点东西,不用博客或是其他什么文字发布平台,直接Publish后,获取链接就可以即时分享。

4、Evernote
作为笔记类应用,Evernote不支持Markdown语法,直接的排版方式稍显沉重,用它更多的是在iOS上搭配Drafts应用Track自己琐碎的信息,但个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这些碎片即然记录下来了,周期性的总结是必须的,但直接在Evernote里敲排版是问题,无意间发现这么个Web应用马克飞象,可以直接在里面编辑好保存到Evernote,同时支持Chrome扩展。

5、Chocolat
我不是程序员,但捣鼓过个人博客,有时候会将博客的主题改一改,之前是用免费的Xcode修改,后来觉得这Xcode过于厚重,在一次买的礼包里正 好包含了Chocolat,第一次打开使用就爱上了,友好的界面,出色的渲染,自带了很多插件,不需像Sublime Text那样扩展,支持Markdown和HTML编写时的实时预览。


(三)云平台:

1、iCloud
iCloud 的优点
  • 支持同步的范围很广,除了苹果内置的应用外,App Store 购买下载的 App 只要与数据相关,并内置 iCloud 服务,就能给予用户很好的体验;
  • 照片流非常方便,完全实现了拍摄设备与同帐号下的iOS设备和Mac之间的无线传输,且支持照片相册的私密分享(这功能非常好用,把想分享的对象帐号先添加到 list 中,选好要分享的图片,就自动推送到这些用户的设备中了);
  • iOS 设备还可以通过 iCloud 备份整机数据到云端,恢复设备后能快速恢复;
  • 数据加密方式安全。
iCloud 的缺点
  • 除了照片流分享功能很弱
  • 在 iOS 端非文本类数据难以导出
2、Dropbox
Dropbox 优点
  • 安全系数极高,并支持30天内所有存在过的数据恢复找回;(但是如果是同名的覆盖式的删除只能恢复到最后一次删除的那个文件。)
  • 应用的支持平台相当广,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与非主流的系统平台,所以小文档类的分享同步借助它十分可靠;
  • 同步的即时性远快于 iCloud,所以如果是同时支持 iCloud 和 Dropbox 同步的应用,我均选择了后者;
  • 注册后虽然免费的容量就2G,但可以通过邀请链,每邀请一人/500MB 的方式,最大可免费扩到18G;
  • 支持快速生成 URL 链接进行公共分享。
Dropbox 缺点
  • 大文件的同步速度慢,因为服务器在国外,又因为 GFW 的存在,导致了国内用户如若用它储存大型文件的话,体验确实不佳。
3、CloudApp
使用CloudApp之前,都是在用Droplr来 分享一些小文件,后来Droplr收费后,开始用CloudApp,文件拖拽到菜单栏的该应用图标,上传成功后自动复制短链到剪贴板,方便即时分享出去, 还有一点比较方便的是,Markdown格式的文档上传后,通过点击短链,能直接以富文本的形式显示,这一点上也是尤为方便。
4、百度云
国内的网盘,优点速度快吧,然后「容量」大?我只用它来做下载器,离线下载还是很好用的,同步的速度基本都能满带宽,下剧尤其好使。

(四)浏览类:

1、ReadKit
我不是RSS重度用户,一般是在想起来有段时间没好好阅读了,才会打开这个应用看看这段时间订阅的更新,之前用的是Reeder,但Google reader关闭后这应用竟然在支持Feedly上显得扭扭捏捏的,到现在还没推出新的Mac版本,ReadKit还是挺好用的吧。
2、Pocket
在网页浏览时,如果看到是一篇挺有价值的博文,我更多的是用Read it later来保存,通过优质的去广告排版与云同步,在iOS上和OS X上都能看,也用Instapaper和readability,但还是最喜欢Pocket。
3、Chrome
在Windows平台就喜欢用Chrome做主力浏览器,因为支持的插件扩展确很丰富,如若要说自己用了什么插件的话,都能额外写上一篇,另外类似的博文已经有很多,感兴趣的可自行谷歌。
4、Safari
Safari作为Mac自带的浏览器,最新版的速度确实很出色,也支持许多插件的扩展,但还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比如中文的文字渲染上看着就有些过于 纤细,另外众所周知,用苹果笔记本看Flash视频的话,是可以同时蒸蛋的,所以用这浏览器看Html5的视频很不错,比如用开发模式切换iPad(体验 一般),或者安装插件,比如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电脑发热计划,以及不支持大范围分享的,放上一张图,感兴趣的自己找总能找到的(这个插件支持的平台非常广,作者更新勤快,但最佳的体验得是宽带达6兆以上)。


(五)其他类:

1、Parallels Desktop
虚拟机,性能出色(之前一直运行它玩LOL,帧数稳定),方便好用,搭配触控板的四指切换,实现OS X和Windows的平行操作。

2、1Password
好用的信息管理类应用,不仅仅是帐号密码而已,所以即使iCloud支持了钥匙串同步,也远不如它好用。

3、Bartender
菜单栏扩展工具,能隐藏图标、排列图标顺序、扩充一行额外的隐藏菜单栏,如果后台显示在菜单栏的应用一多,用它管理是再好不过了。

4、iStat Menus
出色的监控系统状态的应用,方便查看网络实时速度、CPU内存占用等。

5、CleanMyMac
SSD存储容量宝贵,一些限免或冰点收的应用用它做批量卸载,以及卸载掉不需要的语言程序,节省硬盘空间,此外还支持其他项的清理。

6、GoAgentX
方便的科学上网工具。
除了上面提到的,当然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第三方应用,比如我最近也在琢磨DEVONthink Pro的使用,但PIM管理确实不大好琢磨,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硬需求还没到吧。另外关于OS X软件的更详细介绍可以购买@ibuick的「OS X高手进阶」。

小结与购买建议

现在苹果官方在卖的笔记本,除了老款的13寸Pro外,新款Pro系列已全线进入Reina时代,MacBook Air的屏幕视网膜化只要能解决电源问题也是指日可待,视网膜在当今明显是一种趋势,以及苹果笔记本的工业,纤薄的铝合金机身确实也挺显逼格的。
可是,这些给以用户良好体验的同时,也并非是没有缺点的。
优点:
  • 屏幕:都说人的眼睛是扇窗,电脑屏幕就是窗与窗的对接。rMBP的屏幕,有着优秀的色彩还原,以及高PPI带来的惊艳,不需要太多,这就够了。
  • 机身:纤薄的整体良好地控制了重量与体积,携带方便;铝合金材质搭配优质的清洁剂更抗陈旧;巧克力键盘美观的同时,敲击起来也十分舒适。
缺点:
  • 屏幕:在这样的屏幕下用了一年,视觉上已经全然麻木,已经感觉不到当初第一眼看到它时的那种惊艳,可一旦使用其他电脑,一般都会觉得色彩泛白和颗 粒感明显,这种感受真的不好受,所以体验也许是越来越好,但这种被惯坏了的感知不见得是件好事。另外是软件对Retina的支持上,如果是在用OS X,那目前大部分的主流应用都已支持,但是如果是用Windows,这种高分辨带来的体验完全是倒退的,要不就是很明显的颗粒感,或者就是界面元素过于细 小化。
  • 机身:纤薄的的代价就是精简机身原有的功能。虽然这些裁掉的东西都可通过购买转接口或者外置设备实现,但是也增加了隐形成本,另外无论是USB接口还是雷电接口都是有限的,对重度工作者来说,也许会不够用。
购买Mac的建议可参照@iKermit-伊叔叔 写的「如何选择购买第一台Mac」。

科学上网指南:翻墙指南(转)

技术贴:

由于需要从网上搜索一些文献,度娘又特别的无能和无良,只能是挖空心思的吧G请回来。

科学上网指南:翻墙指南(转)

最近google被墙的厉害,据说是显示了某个不该显示的XXX。
下面介绍几种我用过的翻墙的方式

goagent

优点:免费
缺点:配置略烦
GoAgent是一个基于Google Appengine的,全面兼容IE,FireFox,chrome的代理工具,使用Python和Google App EngineSDK编写,程序可以在Windows,Mac,Linux,Android,iPhone等设备上使用。
详细的,小白级的配置方式,戳右边 http://www.appifan.com/jc/201209/35517.html

vpn

优点:配置简单
缺点:收费
我是用的是云梯的vpn的小流量版:流量15G/月。价格:120元/年。
云梯吸引我的地方是:
  1. 速度快
  2. 有很多台服务器:美国5台,日本3台,新加坡,香港各2台
  3. 智能加速: 执行一个文件,让国外的网站走vpn,国内的不走vpn
  4. 网站做的漂亮~
福利: 通过http://igetvpn.com/?r=c25d1e48a08ee1e8 来购买,可以便宜10元XD~我也可以收到10元的优惠XD~

HTTP代理

优点:配置超简单。在访问国内一些比较快的网站时不用切换。
缺点:价格比vpn贵不少,JayProxy是个例外。并且不会变成国外的ip(有的网站由于版权之类的原因,只对有些地区的ip开放的)。
使用HTTP代理方式的产品有 曲径JayProxy(10元/月 同类产品中,最便宜的)等。

曲径:幽经曲径,美于回转

建议高富帅和文艺青年使用 https://getqujing.com/zh-CN
曲径是这么介绍自己的
曲径是一个音乐加速服务。它技术先进,但又简单易用。
简单说,它能让你在中国收听Pandora、Spotify和last.fm。
有很多热爱生活、具备良好品味的人都在使用曲径。
八卦一下,其实你买了曲径,你还是不能用Pandora。因为Pandora只对美国的ip开放,而曲径并没改ip。所以,想用Pandora的,还是用vpn吧。
ps:曾经用了一个月的云雀(听名字都觉得很文艺)流量包,50元/月。。。

其他

彩蛋 :
Google 全球 IP 地址库
https://github.com/justjavac/Google-IPs
愿神保佑。

Google,你肿么了!Google,你快回来!(附各种姿势)

由于受到5月35日的影响,自5月27日开始,国内访问Google由间歇性抽风逐步转化为完全瘫痪,Google在国内遭遇 最严厉的封锁。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最早Google.cn退出中国,转入香港Google.com.hk,再接着开始关键词过滤,google 在国内的份额就已经大大减少了。
关键词过滤是什么?
一些不乖的孩子在Google搜了不应该搜的敏感词,接下来的数分钟内Google打不开的现象。

离开Google的日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Google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度娘也没有那么不堪,稍稍没有节操罢了。即使你不喜欢国产货,还有小冰(Bing)。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没有Google?哥们,你摊上大事了。很多技术问题通过Google能够更加快速精准的找寻到答案。百度知道的精华在于各种奇葩问答,比如:
1.网友提问:皇上,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嘛?
百度知道最佳答案:记的,价格很便宜,网友都说她技术很好
2.网友提问:如果明天早上,你突然发现变了性别。你的第一反应是?
百度知道最佳答案:先让兄弟们爽爽!这才是真兄弟。。。
3.网友提问:请问巴基斯坦和卡巴斯基有什么关系?
百度知道最佳答案:有基巴关系。
4.网友提问:男朋友和我闹矛盾了,是不是我逼太紧了?
百度知道最佳答案:是太松了
Google毫无疑问仍然是技术宅的首选搜索引擎。除此之外,对于需要搜索国外一些趋势、资源和信息的人来说,Google也依然是不二之选。

Google,你快回来!!!

话说回来,对于真正搞技术的人来说,访问不了Google,那根本不是个事。召唤Google回来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各路大神更是大显神通。一个如此简单粗暴的目的,孕育出十八般武艺。

招式一:一剑封血(IP地址访问)

上手难度:★
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一击即中要害。Google提供了很多国内的服务器镜像,直接用下面的IP地址,就可以打开并且搜索,速 度快,并且没有关键词过滤。唯一的问题是,非https加密访问,一些搜索结果链接无法跳转,可以在打不开的链接前面加上https://, 一般就可以了。另外,图片搜索貌似也不行。
203.208.36.16
203.208.46.128
203.208.46.130
203.208.46.134
203.208.46.145
203.208.46.146
203.208.46.147
203.208.46.148
203.208.46.164
203.208.46.177
203.208.46.178
203.208.46.180
203.208.46.200
203.208.46.208
203.208.46.210
203.208.46.213
好吧,上面的IP貌似一夜之间都不行了。那么看看这个页面,一共有4351个Google的镜像IP。

招式二:降龙十八掌(VPN)

上手难度:★★
普通人一旦掌握此招式后,其他基本不会再爱了。上手难度低(靖哥哥,你懂的),不需聪颖的天资,手机电脑各大平台通杀,价格实惠,实在是居家旅行,翻山越岭,必备良药。并且,和平时访问google没有任何区别,图片、地图、新闻都可以正常使用,属于“无痛穿越”系列。
代表作:
GreenVPN——稳定靠谱 推广链接,不喜勿点
更多免费未批恩,请猛击

招式三:瑞士军刀(ShadowSocks)

上手难度:★★★★
相对未批恩,ShadowSocks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不是那么容易上手,但是这货玩好了,可以逆天。同样支持主流的各个平台,使用后访问Google也是基本是无痛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以看看之前写的这篇文章。为什么说是基本,因为搜索时偶尔会需要输入验证码,这个我还没弄清,期待高人解答。
代表作:
ShadowSocks公益账号

招式四:太极拳(加密代理)

上手难度:★★★
之所以称之为“太极拳”,是因为其没有固定招式,擅长随机应变,借力使力。其实质是基于浏览器的加密代理,对于此招式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之前有不少人称之为APNP,后来也有人说是一种误解,是众多极客之选,其最大特色是支持自定义代理的网址,使用方式略为优雅,属于“无痛穿越”2.0。
代表作:
轻云——更优雅的科学上网方式
曲径——幽经曲径,美于回转
注意,上面还是推介地址!!!慎入!!!

招式五:九阴真经(GoAgent)

上手难度:★★★★★
大名鼎鼎,师出豪门,不管你是啥门派,没事练练提升内力,绝对不是啥坏事,一个月略有小成,三个月可有大成。据说武林 中习此招式之人三分有一,足见其显赫地位,大概是因为其不要收费吧,对的,完全免费。也正是因为其源自Google,也被列为了重点关照对象,时不时的走 火入魔。好了,说人话,这个我自认为太愚钝,实在玩不来,丢个教程大家自行感受吧。
代表作:
GoAgent项目地址
GoAgent教程详细版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招式,未一一列全,其奥义万变不离其宗,将上网之流量进行加密,实现穿山越岭。
期待高人进一步发掘新技术吧。

我更偏爱的家庭科学上网方案——路由器设置VPN

对于家中拥有众多网络设备的场景来说,把每个设备的科学上网折腾好,真心不容易。尽管VPN算是适应性最强的,仍然有一些设备 不支持,例如Apple TV,xbox,ps等等。更何况,每次在windows、mac、ios上连接设置vpn,也是个麻烦事。将VPN配置在一个路由器,这些问题将迎刃而 解,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设置教程。
本方法适合普通大众,可行性高,设置难度系数低。

准备工作

  • 两个路由器。其中一个家中常用的即可,另外购入一个极路由(淘宝链接,199元)。PS:为什么是极路由,后面会解释。
  • 一个稳定的VPN。可以是自己搭的,也可以买个比较靠谱的VPN,比如GreenVPN(包年158元不限流量,这点很重要)。

教程开始

第一步,家中已有的路由器A已经设置好可以正常上网,新购入的路由器(极路由),通过网线连接路由器A的LAN口和极路由的WAN口。

第二步,将电脑网线连接到极路由的LAN口,电脑系统里的IP地址设为自动获取(默认是自动获取,除非你之前手动设置过固定IP)。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4006024680.com/ 或者(192.168.199.1),进入路由器管理后台,输入路由器密码(默认为admin),点登录。

第三步,进入路由器管理界面,点击“外网设置”,选择“自动方式(DHCP)”,勾选自定义DNS,地址填8.8.8.8和114.114.114.114,然后点保存。


第四步,此时,如果没有意外,你的电脑已经可以上网了。然后,回到管理页面,点击“高级设置”。

第五步,在高级设置页面左侧,选择L2TP/PPTP标签,类型选择“PPTP”,服务器地址填IP地址或者服务器域名(由VPN商家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填vpn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由VPN商家提供),点击“保存”,会提示设置成功。

Tips:
1. 勾选“开机启动”,下次关闭路由器重新打开后,会自动启动开始连接VPN服务器;
2. 智能模式,意思是访问国内网站的时候,不加速,只有访问国外网站的时候通过VPN加速。全局模式,意思是访问所有网站的时候,都通过VPN加速。
3. 推荐选择智能模式,特别是如果你购买的是VPN流量套餐,会为您节省不少流量。
第六步,保存设置后,点“启动”,即开始连接,稍等2分钟后,点“刷新”,显示“已连通”,表示已经连接上vpn服务器了。

第七步,直接打开浏览器,输入facebook/youtube/twitter的网址,顺利打开。
PS:如果仍然打不开国外网站,请修改本地电脑上的DNS。

此时,两个路由器分别提供2个无线信号,当需要科学上网的时候,切换到配置了VPN的极路由的无线信号,当不需要科学上网的时候,切换至原来的路由 器信号即可。同时,xbox、ps、Apple TV、小米盒子等各种网络电视设备都可以科学上网了。更高端的,可以通过设置一个美国VPN,观看netflix、hulu上的电视。

一些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 为什么是极路由?
    1.设置更为简单。对比了ddwrt、Netgear、极路由,毫无疑问极路由的设置更适合普通用户,只需要填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其他路由器有的要填一大堆参数,有的甚至没有这个功能。
    2.断线自动重连。
    3.智能模式支持国内外分流。这个真没有在其他路由器上看到过。
  • 速度太慢怎么办?
    1.首先,既然是在路由器上配置,那么必须要一个稳定的VPN服务器,免费的还是别考虑了,这里可以看看推荐VPN
    2.房间太大了,无线信号会有损失,离电视机近一点。
    3.如果没有特殊的IP要求,看youtube之类的,选择一个亚洲的带宽充足的线路,比如日本、韩国。香港的一般带宽都很小。
    4.家里的宽带也要足够好,至少6M以上,而且要主流运营商,比如电信、联通。一些小众运营商的出国带宽很不稳定。

海淘必须知道的VPN(翻墙)知识

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天天都需要用到VPN,看到很多海淘的朋友对VPN了解不多,感觉很有必要为大家普及一下海淘所必须知道的一些网络相关的VPN知识,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而不是一些专业术语。如果你对VPN很了解的话,此贴可以跳过了。

VPN是什么?

VPN是虚拟专业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英文缩写,其专业上的名词解释,可以直接看维基百科-VPN百度百科-VPN的定义。但是,看起来很吃力。从字面上来看,VPN是虚拟的(virtual)、私密的或者专有的(private)、网络(network)。VPN的初衷就是通过建立一个虚拟的、专有的、加密的网络通道,从而提高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访问facebook这个网站的时候,数据经过中国出口的时候,墙叔会把数据拆开看一遍,发现里面有关键词 “facebook”,就直接把数据丢掉了,然后我们就发现facebook打不开。当我们建立了VPN以后,同样是访问facebook,数据到了墙叔 那里,墙叔正准备拆开看,发现这个数据被加密处理了,看不到,接下来,墙叔只能放行了。
其实,对于我们海淘来说,你只需要知道,VPN是一个安全的网络工具,可以解决网络问题,就行了。

VPN有什么用?

VPN的用处,大体上来说,就是用来解决一切网站打不开的问题,特别是国外网站。突破网络限制,享受一些只有本国居民才提供的网络服务。同时,还可以改善网络访问的速度。

对于海淘,有什么用?

很多国外网站都通过IP地址来限制中国买家
有的是直接打不开,比如诺德斯特龙(nordstrom)科尔百货(kohls)
有的是限制中国IP的下单,比如德国喜宝
有的是中国访问直接转到中国的官网,而不给你去全球官网
比如丝芙兰,全球官网的价格和中国官网的价格差个档次好伐
还有的是直接被墙给档住打不开,比如之前的6pm,现在可以打开了
还有一些欧洲的网站,虽然没有对IP做限制,但是国内访问特别慢,图片打开不了,影响下单
遇到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VPN来解决。

使用VPN购物安全吗?会被盗刷吗?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网络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是,VPN绝对不是让你的网络更加脆弱,而是给你的网络安全加上一道锁。
VPN的网络数据都是加密的。连接上以后,你与VPN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都是加密的,然后访问的一些网银的网站,一般都采用了https加密链接,所 以VPN服务器与网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也是加密的。即时你没有使用VPN,在公共的WIFI里面,使用网银之类的进行支付,同样是安全的。

不安全的因素来自哪里?

  1. 本地电脑已经中了木马,木马记录了你的信息;
  2. 所访问的网银支付页面,是伪装的钓鱼网站,在钓鱼网站输入了你的卡片信息;
  3. 公共场合泄露了信用卡的信息,包括卡号、卡背面的3位验证码、有效期。

如何使用VPN?

在电脑上,VPN的大致流程是:
1. 注册一个VPN账号;
2. 下载VPN软件,用注册的VPN账号登陆软件;
3. 选择一个VPN线路,连接;
4. 提示连接成功,就可以打开你所想要访问的网站了。

手机和ipad上可以用VPN吗?

可以,一个VPN账号,可以在电脑、手机和平板上使用。手机平板如何使用,可以看这个VPN教程页面,比较全面。

哪里可以找到VPN?

网上有很多VPN商家,一般都提供了免费的VPN,如果是偶尔用一下,免费VPN足够了。可以参考这个免费VPN合集,是比较全,且稳定能用的。
如果长期需要的话,可以看看这个VPN推荐页面,有相关VPN的介绍和简评。

【VPN】免费VPN合集

分享自己收集和整理的免费VPN,都测试和使用过,算是比较靠谱的一些VPN。

GreenVPN  

简介:注册即可免费使用200M流量,5个免费美国VPN,1个免费日本VPN
注册GreenVPN

NydusVPN

简介:注册后可以免费使用1天,不限流量,邮箱激活后可以使用7天,所有线路都可以使用
注册NydusVPN

网友共享VPN

简介:免费美国VPN,支持PPTP,每2小时更换密码
VPN账号发布页面

旗舰VPN

简介:注册后可以免费使用4个美国VPN,无限制,每天签到一次
注册旗舰VPN

VPN Gate 

简介:仅限于IOS,App Store下载vpngate和openvpn connect配合使用,免费无限制,用起来比较折腾
使用教程

MxVPN

简介:注册后每天可以使用100M流量,不可累积,多个免费美国vpn线路
注册MXVPN

鲨鱼vpn

简介:注册即可免费使用300M流量,3个免费美国VPN
注册鲨鱼VPN

豆荚VPN

简介:注册即可免费使用800M流量,4个免费美国VPN
注册PODVPN

51vpn

简介:注册即可免费使用2G流量,2个免费美国VPN
注册51VPN

6VPN

简介:注册即可免费使用100M流量,3个免费美国VPN
注册6VPN

Onavo Protect

简介:仅限于IOS(iphone/ipad),免费无限制,容易断线
使用教程

初次接触使用VPN的几大误区

对于初学者来说,门槛较低、最为便捷的科学上网工具便是广为人知、人见人爱、通杀各平台的VPN了。不过,大部分人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未对VPN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VPN连接上了,还是打不开FB,被骗了?

估计90%的人在第一次用VPN的时候,会遇到这个问题。要说wall也够损的,想到用DNS污染这一招。DNS污染(DNS cache poisoning),维基百科上有很详细的描述。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DNS服务器把一些希望过滤的域名指向了错误的IP地址,导致我们访问的时候打不开此网站。因此,即使我们成功连接上了VPN,加密的 数据流躲过了过滤系统,但是我们在访问facebook的时候,解析到了一个永远也无法访问的IP地址,导致FB还是打不开。
怎么解决呢?很简单,把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的默认DNS改为国外公共DNS。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诚实可靠小郎君就是Google提供的DNS,比如:
8.8.8.8
8.8.4.4
另外还有OpenDNS提供的免费DNS服务器,比如:
208.67.222.222
208.67.220.220

误区二:VPN的免费流量就是手机免费上网吧,碉堡了

很多VPN商家都以免费流量作为一种营销手段,200M流量、800M流量、1G流量......在移动联通电信联合敲诈流量的年代,小伙伴们是有多渴望能拥有免费的上网流量啊。各位别笑,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小伙伴,天真无邪的望着你说:
这个就是可以免费上网的吧?
啊,不是?
啊喂,那免费流量是什么意思?
那有屁用啊?
  • vpn是在手机可以上网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的,wifi/2g/3g/4g都可以,前提是你手机必须能上网。
  • vpn的免费流量,指的是连接上vpn以后,通过vpn网络产生的流量。
  • vpn的流量与手机上网流量是同时计算的,换言之,通过vpn使用了100M流量,那么你的手机上网也消耗了100M流量。

误区三:不能提速的VPN不是好VPN

“亲,我大长宽100M光纤,连了个VPN连2M都木有了,可以给我个合理的解释吗,亲~”
小明刚刚申请了一个100M的长宽,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安装,一切顺利安装完毕,为了让小明放心,工作人员掏出了测速软件,哎呀,你看,100M,妥 妥的啊。殊不知此测速软件测速的节点就长宽机房,这就好像是在局域网内测速。国内带宽资源目前并不充足,特别是出国的出口带宽,这就好比自古华山一条道, 大家都得从这过,你把道给占了,别人就甭想过。100M顶多只能说是国内带宽,出国的带宽远远不及100M,甚至有个5M就谢主隆恩了。VPN很有可能是 将您的国际带宽由1M提升成为了2M,亲,VPN只能帮你到这了。
网络带宽方面大致遵循一个木桶效应,一个桶能装多少水由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决定,速度的快慢由整个网络环节中最慢的一个决定。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本地带宽是10M,出国带宽是5M,VPN服务器的带宽是3M,那么你连上VPN以后,就只有3M。
总的来说,VPN对于速度的提升与很多方面有关,比如网络运营商、网络高峰时段、VPN服务器的带宽等等。我们可以做的是尽可能的选择主流网络运营商,电信和联通,他们能拿到的网络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带宽方面比较有保障,高峰期的稳定性也会要好一些。
另附知乎上诸君对于北京长宽的热议

误区四:响应时间(ping值)越小,速度越快

响应时间(ping值)越小,确实速度越快,这里的速度快指的是反应的时间快,更具体一点就是玩游戏延时会小很多,Ping值越小,游戏就不会延 时、不会卡,相信很多游戏玩家是明白这一点的。但是,对于上网、看视频来说,Ping值小,并没有特殊的优势。比如香港vpn线路,ping值一般都在 50以下,但是由于香港带宽价格高昂,普遍带宽都很小,看视频都不快,收收邮件到是挺好的。而美国vpn往往ping值在200~300ms以上,看 youtube一样刷刷的,高大上的美帝带宽资源充足,至少都是100M,很多是1G的带宽。因此,看视频更重要的是网络带宽,你本地的网络带宽以及 vpn服务器的带宽。

误区五:VPN就是PPTP,PPTP速度最快

VPN是一个概念,PPTP是实现VPN的一个方式,除了PPTP以外,还有L2TP、Cisco IPSec、OpenVPN、IKev2等等众多VPN的实现方式。很多人认为PPTP最快,确实PPTP在连接的速度上是最快的,连接等待的时间是最短 的。然后连接上以后具体的使用速度,几乎无差别。虽然从理论上探讨略有差别,但是我们一般人是察觉不到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别管VPN用的什么方 式,能连上就是王道。

ShadowSocks—科学上网之瑞士军刀

除去广为人知、人见人爱的VPN, 其实还有十八般兵器存在于科学上网界,其中ShadowSocks可以说是其中一把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服务器端提供了各种版本,如Python、 Nodejs、Go、C libev等等,安装配置过程极其简单。而用户端则可以在windows、mac、iOS和android上轻松运行,很好很强大。
PS:此程序开源,感谢作者@clowwindy

Shadowsocks是什么?

码农对于shadowsocks应该不陌生,而一般普通网民可能知之甚少。shadowsocks实质上也是一种socks5代理服务,类似于 ssh代理。与vpn的全局代理不同,shadowsocks仅针对浏览器代理,不能代理应用软件,比如youtube、twitter客户端软件。如果 把vpn比喻为一把屠龙刀,那么shadowsocks就是一把瑞士军刀,轻巧方便,功能却非常强大。

喜欢上shadowsocks的理由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只是需要上一下google,收个gmail邮件,或者打开某个网站瞄一眼看看有无更新。这种情况下,vpn可以做到吗,可以, 但是很麻烦,连个vpn,qq也得掉一次线,有时候还连半天连不上。而通过ss的话呢,后台运行一个小程序,然后浏览器点击切换一下SS的网络,就可以 了。不用的时候,再切回来。这也就是其轻巧的地方。

如何使用shadowsocks?

  • 首先,当然你需要有一个shadowsocks账号,网上有热心网友免费共享出来,比如这个,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私信我,仅供测试,服务器流量小,禁不起各位大神的折腾。
  • windows平台
    1.下载一个shadowsocks的客户端程序(百度网盘下载),不需要安装,解压就可以用。
    2.运行解压后文件夹中的“shadowsocks.exe”,如下图,设置好shadowsocks的账号信息,点save;
    3.下载安装chrome的浏览器插件Proxy SwitchySharp,下载完成后启用之,可以在chrome右上方看到程序的图标,点选项,如下图设置保存;
    4.此时,可以切换至shadowsocks;

    5.接下来,可以在chrome中直接打开youtube试试,测试OK,没问题。

    如果不需要shadowsocks的网络,选择“使用系统代理设置”即可还原。
  • Mac OSX平台
    还是先下载mac下的客户端程序(百度网盘下载),后面的过程和win是一样的,通过chrome的插件使用即可,不再累述。
  • iOS平台
    直接在appstore搜索下载shadowsocks(safari直接进入下载),app打开后就是一个浏览器,内置了公共服务器,可以直接输入网址打开youtube了。当然,有时候公共服务器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时可以设置自己的服务器使用,设置方法和windows一样。
  • Android平台
    安卓下的软件名称为“影梭”(GooglePlay下载),可以在googleplay中搜索下载,其功能和IOS的基本一样,没有内置浏览器,打开设置好服务器以后,再打开浏览器即可。
推荐拓展阅读 

更优雅的科学上网方式——轻云(APNP)

如果你不喜欢VPN的科学上网方式,如果你只是需要通过浏览器看看网页、视频、收收Gmail邮件,如果你希望能自定义加速代理的网页,如果你是一名极客或者伪极客,那么可以尝试更为优雅的科学上网方式——轻云(APNP)。
进入轻云项目主页
Notice:这是个推广链接

轻云(APNP)是什么?有何特点?

具体ANPN的部署方式和原理,本人知之甚少,有待高人科普。就我所知,轻云(APNP)说白了也是一种代理,通过国内服务器进行中转,然后再连接到国外服务器达到科学上网的目的。特点如下:
1. 没有VPN的拨号连接过程,相对于VPN来说,更加轻量级;
2. windows/iphone(iOS)/Mac/Android各平台下均有成熟的使用方案,兼容性好;
3. 自定义程度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定义哪些网站代理加速,哪些网站不代理加速,再也不用担心开启代理,访问国内网站变慢的问题;
4. 更适合极客使用。

轻云可以免费试用吗?

任何不提供免费试用的网络产品,都属于耍流氓!!!
1. 新注册用户验证邮箱后可获得3天的免费试用期。
2. 把专属邀请链接发给好友,邀请他们注册轻云。好友只要验证邮箱通过,可立即获赠3天的使用时长,另好友每购买1次,按照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套餐您可立即自动获赠1周、2周、4周和6周的使用时长。累计获赠不设上限,多买多送。

轻云使用简单吗?

注册并激活轻云后,在网站后台提供了不同系统是设置使用方法。

对于windows,只需要在这里输入一行地址,然后就可以直接在浏览器打开网站了。

对于iPhone,打开设置--WIFI,进入所连接的无线网络的详细信息(右边那个感叹号!),拉到最下面,http代理设为自动,然后填上一行地址,填完退出,打开safari开始上网吧。

Android和Mac的设置也类似,具体可以查看官网的详细教程。
此外,高级设置中,可以自定义需要加速的网站。

轻云使用的速度和体验如何?

就目前来说,看网页加载图片之类的挺顺畅的,看视频以youtube为例,480P的视频没有什么压力,720p小卡。这个和VPN也差不多,还是和本地网络环境有一定关系的。

轻云的价格如何?如何购买

轻云提供了4个套餐,包月26元,包季72元,包半年140元,包年220元,相对而言,包年是最划算的。所有套餐每个月的流量是20GB,个人使用看网页和视频的话,足够了。轻云支持的购买方式是支付宝、网上银行和Paypal。

轻云的客户支持如何?

客户可以在twitter上@theqingyun与轻云官推互动,并且提供了一个讨论和提问的微客服中心
最后,如果您不仅仅是需要网页上的代理,而是希望在各种应用上使用代理,特别是游戏玩家的话,VPN仍然是更为普及且容易上手的使用方案。